第一财经获悉,新世界发展将先拿出300套住宅单位作为试点,待成熟后,将扩大计划规模。另一家香港大型开发商则对记者称,暂时没有类似计划出台,但未来或有可能推出方案。
新世界一位内部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这一方案的推出,是公司响应官方号召,努力推动“共同富裕”理念在香港的体现。新世界发展行政总裁郑志刚则表示:”共同富裕、兼顾公平在香港有着更为迫切的现实意义。作为主要发展商,新世界理应率先响应,倡行共享价值理念,摒弃追求利润最大化模式,把创新以及对社会的承担放在公司发展的首位。”
第一财经了解到,为了推出相关方案,新世界发展成立了一个非营利企业”新世界建好生活(New World Build for Good)”。新世界发展在第一阶段将捐出一块位于新界西的地块作为试点,并提供资金给”新世界建好生活”,用于建设300套实用面积在28至51平方米(300至550平方尺)的一室至三室单位。
在如何出售这批房屋上,新世界发展将采用一系列创新举措。比如“超低首付”,即买家可以用低至5%的房价来首付置业。在此之前,按照规定,只有首套自住房购房者,在房屋总价不高于800万港币的情况下,才能享受以10%的超低首付购房。
还有一种新模式,被新世界称为”渐进式供款”,即买家可先就其购买单位的50%房价(相当于市场价的25%)来计算第一阶段贷款,余下的50%可于成交后10 年内,一次性或分阶段按揭供款。
新世界发展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出台这些创新举措的目的是解决港人首付不足和普遍的供贷压力问题。
首批试点房屋的最大特点是将以成本价售房,比如实用面积约28平方米的住宅,每个单位成本价约为270万港元,如果以此价出售,约等同于市场价格的五折至六折。
这么便宜的房子如果太抢手怎么办?”新世界建好生活”建议在参照现行居屋的申请人安排外,可让 25至45岁的年轻人或家庭优先申请。现时居屋申请者均须为香港永久性居民兼首次置业人士。以一人申请者为例,每月入息上限为3.3万港元,资产上限为85万港元;二人或以上家庭,月入上限则为6.6万港元,资产上限为170万港元。
新世界发展表示,由于新举措牵涉现行楼宇买卖及按揭政策,故仍需和银行及相关监管机构深入商讨,以解决繁琐的细节问题。因此,该公司将先行以300套单位作为试点,讨论成熟后,希望能联合社会各界力量一起扩大计划的规模。 “新世界建好生活”将在未来数个月就相关建议与政府、相关机构及业界商讨,聆听各方意见再优化有关建议,并会待细节落实后再作公布。
多年来,中国香港是全世界最难买得起房的城市,难度甚至超越了新加坡和东京。以70-100平方的房屋为例,港岛每平方米均价高达22万港币,九龙为19万港币,而与深圳一河之隔的新界也高达13.4万港币。平抑房价是连续几届香港特区政府的重点施政目标。
1985年至1997年,香港楼市经历了连续12年的大涨,房价涨幅超过6倍。1996年,由于买房人太多,房子供不应求,开发商不得不实行摇号购房——香港比内地大概早了20年进入全民摇号买房的时代。1997年香港楼市上涨戛然而止。原因有二:一是亚洲金融危机爆发,香港经济元气大伤,刺破了楼市泡沫;二是香港回归后第一任特首董建华提出“八万五计划”,即每年新建不少于八万五千套廉价住房。
2000年至2003年,由于“八万五”计划,香港楼市持续下跌,最高时跌去七成,这是香港楼市有史以来跌得最惨重的一次。“八万五计划”被彻底放弃,自2003年12年之后,香港房屋委员会才首次发售新居屋,且只有2000间。
2003年起香港房价连续15年上涨。从2003年7月至2018年7月,香港私人住宅价格指数从58.4上升到394.8,涨幅为5.7倍,其中港岛、九龙、新界的A类私人住宅涨幅分别达到7.1倍、6.9倍和6.2倍,年均涨幅均在10%以上。2016年,香港私人住宅超过一半的实用面积小于50平方米。香港人均居住面积只有约15平方米,已经大幅落后于内地的北上广。
如今,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代表香港发展商阵营的一些大家族们做出了选择。此前,郑裕彤家族的新世界发展早就宣布将捐出总共27万多平方米的农地用于兴建公共房屋。在港府首批收回的784幅私人土地中,李兆基家族的恒基地产占了近七分之一。在香港拥有最多土地储备的新鸿基地产主席兼董事总经理郭炳联也曾表示,愿意积极配合特区政府增加房屋供应的措施。有一家香港大型发展商内部人士6日亦对第一财经表示,类似新世界的配合方案,或许已经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