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办假身份证改小11岁被处罚及大龄求职者困境亟需打破

近日,上海一名女子因年纪偏大找工作屡遭拒,花300元找人做了一张假身份证。虽然只是改了年龄,其他信息都没变,但这种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日前,上海静安警方依法对这名女子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据12月5日央视网)

身份证造假是违法行为,警方处罚也是依法办事,但一想到这位大姐犯错违法的初衷,只是为了找份工作,靠自己的劳动挣钱,便觉得很不忍,很唏嘘。

大姐原来从事的是物业保洁工作,这一行业在人们印象中,本身就应该是年纪较大的员工比较多,有经验的会更受欢迎,没想到也会遭遇就业年龄歧视,知道就业很“卷”,没想到“卷”到这种程度。

处于“职场荣枯线”——35岁左右的人,恐怕都会有物伤其类的感觉。评论区就有网友发出“灵魂拷问”:“所以年龄大了,该怎么找工作呢?”

近年来,就业中的年龄歧视问题越来越严重,被歧视的年龄线也越来越前移,很多单位、企业在招聘时往往都要求35岁以下,超过35岁的人在职场举步维艰。

而且,这种歧视与就业者的工作能力、经验、业务素养都没有任何的关系,就是纯粹的“只看你老不老”。虽然部分大龄求职者,的确存在学历偏低,知识储备落后,技能单一的问题,但不少学历高,能力强的求职者,也同样被卡在年龄门槛之外。此前,“上海48岁高学历男子致信市长求工作”就曾引发热议。

如果说,用人单位是真的基于岗位用工需求、劳动强度,对求职者的年龄作出一定的要求,那也无可厚非,但现实中,很多用人单位的“年龄歧视”是盲目的、非理性的,无根据地认为“就是年轻的比较好”、“年轻的肯定脑子更活、更新潮”、“小年轻更能加班熬夜”。

事实上,许多中年员工所具备的职场经验、社会阅历、应变能力和敬业精神,是初生牛犊们很难在短时间内养成的。这些能力如果得到充分发挥,往往能创造比“埋头搬砖”更丰厚的价值。关键在于,用人单位能否摒弃简单将员工当成“劳动力”的想法,打破“年轻崇拜”,正视35岁人群的实际优势,按需求、而不是只按年龄来招人。

为了适应社会人口老龄化需求,国家正在部署延迟退休政策,鼓励探索低龄老人灵活就业模式。但如果连稍微高龄的中年人都找不到工作,又有多少岗位留给老年人?“年龄歧视”不断加剧,显然与国家大政方针背道而驰,与社会经济环境不相适应,长期如此,必然对社会稳定健康发展形成负面影响,不可忽视,更不能纵容。

而且,不要以为“年龄歧视”只是中老年人的事,不要觉得这是“老前辈”在和“小年轻”抢饭碗。歧视之所以可恶,就因为其本质是破坏公平,公平一旦被破坏,最终每个人的利益都会受损。年轻人之所以愿意努力奋斗,是为了今后的生活能够过得更好,如果说,年轻的时候因为稚嫩、经验不足,干活多工资低,而一到了35岁,就被认为是老了,面临失业风险,这样的生活有什么盼头?

所以,破除“年龄歧视”,实现就业公平,刻不容缓。要让有能力、有热情的人,都能有发光发热的机会,都有再创辉煌的舞台。而引导用人单位去革新观念,增强对不同年龄群体的包容性,除了社会要形成共识,不断推进外,更需要法律和制度层面的引导示范。希望这一问题能尽快地、真正地得到正视和重视,让所有奋斗者有活干,有信心,有盼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hzc88@qq.com举报,本站将立刻删除。
(0)
六月的雨
上一篇 2024年12月15日 12:42
下一篇 2024年12月15日 12:46

相关推荐